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泾县行政区划唐代以前无据可考,仅知唐代曾划 18 乡,但乡名佚。宋代,全县建11 乡,乡辖里,全县划置 261 里。元代记载缺失,或因或改,无考其祥。明代乡仍因 其旧。洪武二十四年 (1391) 始,乡下设 32 都,都下辖里,全县合并为 117 里。明代 县城内分东隅、南隅、北隅三隅,下辖四坊。永乐十年 (1412),全县并减为 76 里。嘉 靖七年 (1528),全县又并减为 64 里。清代乡、都、隅仍旧,惟改里为图,图下设甲, 每图十甲,形成乡辖都,都辖图,图辖甲的行政建制。甲的户数不等,或一姓分数甲, 或数姓合充一甲。乡、都命名,图、甲以数字为序。其时全县划为11 乡、32 都、65 图。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沿用清代乡、都、图制。民国 17 年 (1928) 废乡。民国 18 年 (1929),国民政府颁布 《地方自治法规》,全县设 6 个区,区下设乡,乡下设闾、邻, 每闾 25 户,每邻 10 户。民国 22 年 (1933),改基层政权为保甲制,10 甲为 1 保,10 保 设联保办事处,设联保主任 1 人。区仍依其旧。沿袭很久的都图制结束。民国 23 年 (1934),全县分设 6 区、91 联保、478 保、4664 甲。次年,并减为 3 区,共设 35 联保、 210 保、2479 甲。民国 28 年 (1939),改联保制为乡、镇保甲制。民国 29 年 (1940), 《泾县区乡镇整编后概况表》载:全县划 2 区、3 镇、19 乡。民国 33 年(1944)废区,划 3 镇 11 乡。民国34 年(1945)全县划3 镇,15 乡。民国36 年(1947)全县又划为3 镇、19 乡。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泾县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5002627号-1 审核时间:2022-04-14
www.ahjx.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辉县市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人口93万,辖22个乡(镇)街道,540个行政村(含7个移民村)。1988年撤县建市,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共工故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是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2亿元,税占比72.2%。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9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48元,增长7.6%。辉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周为共国,西汉置共县,隋设共城县,唐立共州,唐贞佑三年,改称辉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称辉县。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共国国君共伯和代王行政,史称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的准确纪年。有共城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及殷商、战国、汉代大量历史古迹,由国家组织的新中国第一次考古发掘活动就在辉县,现存历史文物古迹50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百泉、白云寺、孟庄遗址、共城遗址、大运河遗址、琉璃阁和善济塔),省级15处,馆藏文物达1.3万余件套。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和共工故里成为辉县的城市名片。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辉县市人民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豫ICP备12013046号-1 审核时间:2021-10-20
www.huixianshi.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金安区位于六安东部,毗邻省会合肥,是六安市主城区,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唯一的全域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全区国土面积16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万,辖17个乡镇、5个街道及省级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市集中示范园区)。金安历史悠久。是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部族的聚居地,历史遗存有皋陶墓、汉王墓等。是兽医双圣元亨兄弟、清代兵部尚书涂宗瀛、台湾道台熊一本、杰出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的故里。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将军县(区)之一。金安交通便捷。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312国道、合六南通道连通合肥,高速高铁直达京、沪、汉、广、深。金安生态优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总干渠穿境而过,常年保持国家2级饮用水标准,并向合肥、淮南供水。金安风景秀丽。有佛教圣地大华山、千年庙宇昭庆寺、洞里云霞嵩寮岩,以及东石笋、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皖西博物馆、悠然南山、悠然蓝溪等八个4A级景区,“九十里山水画廊”一线串珠。金安宜居宜业。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休闲旅游、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金安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8006429号-1 审核时间:2021-11-22
www.ja.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儋州市(含洋浦经济开发区)地处海南岛西北部,毗邻北部湾。陆地面积340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十分之一;海岸线300公里,约占全省六分之一,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市县。下辖3个办事处、16个镇、319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近百万,约占全省十分之一。备案单位名称备案单位类型备案编号备案审核时间儋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发展局政府机关琼ICP备10200120号-62021-12-21
www.danzhou.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文水是革命女英雄刘胡兰的家乡、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县名历经多次变更,隋开皇十年(590年),盖因境内文峪河自管涔龙门而下,至于峪口,因水波多纹,故以文水名之。县域总面积1068.57平方公里,辖7镇5乡,158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在籍),其中农业人口34.26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县常住人口为372580人。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山西省中部,位于太原、晋中、吕梁三市的“黄金交会点”。大运、夏汾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太中银铁路纵贯南北。307国道和320省道纵横贯通,县城距太原76公里,处于太原都市圈的内圈层。全县形成了“两大内外循环、四角对外辐射、十大出境通道”的路网格局,以公路铁路为支撑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输业发达,是三晋“通衢之地”。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定居。自古大陵多才俊,革命英雄刘胡兰、千古女皇武则天、佛教净土宗创始人道绰、宋代名将狄青、元朝宰相梁锦阳、人民作家孙谦等众多杰出人物成为文水县文明久远、人文荟萃的历史见证。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是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名列吕梁前茅,“十三五”期间,共有7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民间文化繁荣兴旺,文水鈲子、文水葫芦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家拳、桥头大鼓、福胜锣鼓、马西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武术之乡。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吕梁市政府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晋ICP备06004910号-3 审核时间:2021-10-28
www.wenshui.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教育部学历查询网站、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网站、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备案单位名称备案单位类型备案编号备案审核时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事业单位京ICP备19004913号2020-04-02
www.chsi.com.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征信中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专业化征信机构,也是陪您一生的信用记录者,在全国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有征信分中心,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同时为落实《物权法》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职责规定,还建有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并对外提供服务。备案单位名称备案单位类型备案编号备案审核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事业单位沪ICP备08016794号2020-01-07
www.pbccrc.org.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政府采购网是财政部开发设计和主办的用于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一管理的专业网站。是为政府采购领域的各界人士提供专业、权威、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各类型的服务,铺设了一条政府采购信息的高速通道,搭建一个展示各方风采的平台。备案单位名称备案单位类型备案编号备案审核时间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事业单位京ICP备19054529号2019-12-02
www.ccgp.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第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南疆之心、塔河之源、沙漠之门,是塔里木河起源地、丝绸之路必经地、昆岗文化发掘地、三五九旅传承地,总面积6923.4平方公里,下辖16个团镇、乡。2021年辖区总人口43.86万人、约占南疆兵团的41%,实现生产总值375亿元、约占南疆兵团的44%,是南疆兵团综合实力最强、人口体量最大、基础条件最好的师市。第一师阿拉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它历史文化悠久。阿拉尔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的汇聚地,4600年前远古羌人就在这里逐水而居、繁衍生息, 境内发掘的永宁、昆岗古墓群见证了它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交融交汇,孕育了独特的昆岗文化、西域文化、屯垦文化。1949年,王震将军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新疆,在这里战天斗地、披荆斩棘,拉开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序幕。200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自治区直辖阿拉尔市,2004年1月19日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阿拉尔的新时期。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务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新ICP备16003848号-1 审核时间:2020-05-06
www.ale.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2021年,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4万亩;现辖10镇8乡,111个村委会,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6112人,其中男性96001人,女性90111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698人,农村人口133414人。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居全省首位;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1250万立方米,是我省重点林业大县。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近年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祁门县人民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2021012599号-1 审核时间:2021-09-02
www.ahqimen.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