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懒人目录 » 搜索结果 » 市委
鞍山团市委

鞍山团市委网站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鞍山市委员会为进一步拓展团的工作领域,延长团的工作手臂,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投身鞍山发展、人民富裕的伟大实践,是推进共青团事业再有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鞍山团市委网站内容包含“党政寄语、书记动态、时政要闻、共青团动态、团情速递、基层动态、文件精神、理论研究、网上团校、网上办公、工作安排、手机报”等栏目,使网站成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阵地,成为指导团务工作的学校,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朋友,成为展现鞍山青年形象的窗口。

www.asgqt.gov.cn - 2025-07-09 - 收藏 点击查看

贵阳市委党校

贵阳市委党校(贵阳行政学院、贵阳社会主义学院)坐落在贵阳市东南隅龙洞堡辖区,与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的森林公园毗邻,距市区3.5公里,距机场2公里,距火车站5公里。校园总占地面积113.86亩,绿化率达60%。征地扩建后校园总占地面积将达204.86亩。贵阳市委党校共下设19个副处级机构,其中教研部8个,教学辅助部门4个,行政后勤部门7个。按规定设置了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工会。全校(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5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2人,中级及以下职称60人,行政后勤、教辅人员62人,硕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2人。

www.gydx.gov.cn - 2025-07-09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12380” 举报网站

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12380” 举报网站主要受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政策法规选人用人和市委拟提拔的领导干部人选存在问题的举报,以及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的举报。

www.tj12380.gov.cn - 2025-07-09 - 收藏 点击查看

杭州市委党校

杭州市委党校网是由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共杭州市委讲师团共同主办的全市党员干部进修学习网站,也是市委党校在互联网上发布重要信息和提供资讯服务的平台,旨在以全市党政部门、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展示学校形象、宣传学校特色、整合资训信息、促进互动交流、提供资源服务为重点,致力于成为集宣传、资讯、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网站。杭州市委党校网现由校院总览、干部培训、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开放办学、学员天地、校园文化、队伍建设、行政后勤等主要栏目组成,并汇集与学校职能定位相契合的各类专题信息,内容涵盖动态性、研究性、新闻性、资料性等各类文章和信息,旨在为全市党员提供学习培训服务,包括网上申请培训、在线学习、网上图书馆、网上书目等服务。

www.zhdx.gov.cn - 2025-07-0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孟州市委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孟州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engzhou.gov.cn)是由孟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孟州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是孟州市最具有权威性的﹑全面的政务信息网络。

mengzhou.gov.cn - 2025-07-0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成立于1997年,校园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占地面积340亩,可同时容纳 1500名学员培训。学校设有31个部门,有在职教职工35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研人员36人,副高级教研人员5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博士研究生学历34人。

www.cqdx.gov.cn - 2025-07-08 - 收藏 点击查看

孝感市门户网站

孝感,简称孝,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中国孝文化之乡。临近武汉,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位。

xiaogan.gov.cn - 2025-07-08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兴平网

兴平简介兴平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人。古时,这里曾是周、秦、汉、唐四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今天,这里处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是陕西省3个县级市之一,称得上人文之都、工业重镇、食品基地、旅游胜地。兴平是人文之都,历史上曾因兴平军讨伐“安史之乱”有功,始称兴平县。也是因为这里英杰辈出,文臣武将,光耀史册,西汉云中太守魏尚、飞将军李广、东汉战将马援、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三国战将马超、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等历史名人就出生在这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兴平是工业重镇,是国家“一五”、“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境内有115厂、408厂、兴化集团等中省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新兴纺织四大支柱产业,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兴平是食品基地,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县)、陕西省畜牧十强市(县),先后有新加坡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台湾康师傅集团、鲁洲集团等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发展。兴平是旅游胜地,境内文物古迹210处6548件,国宝文物14件。城东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长眠之地——茂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园。城西有中国四大美女唐杨贵妃墓,并以其“青冢留香、诗碑放彩”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把兴平作为全市的重要增长极来打造,启动实施了主城区西扩战略和咸兴工业走廊建设,着力推进咸兴一体化发展。我们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立足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区位的三大优势,着力做好工业规模扩张、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兴平四篇文章,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2014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2.77亿元,增长11.1%;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354.12亿元,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05亿元,增长17.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3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41亿元,增长14.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33600元和10936元,增长11.2%和13%。兴平境内,唐代以前设过槐里、茂陵、平陵、始平、金城县,因史料缺乏,域界无考。唐时县境在渭河南北,以北为主。其邻县是:南为盩庢(周至)、鄠(户)县,西为武功县,北为醴(礼)泉县,西北为乾县,东为咸阳县。五代十国时期,县境及邻县与唐时相同。宋代除南为终南县、鄠县外,其他仍同上述。元、明以后,境域无多大变化。清乾隆元年(1735),县境东西长75里,南北宽60里,其八至是:东至咸阳县界马跑泉25里,东南至咸阳县界麻头30里,南至周至县马村35里,西南至武功县界薛固村45里,西至武功县东扶风(今武功县长宁镇)50里,西北至礼泉县界高家庄30里,北至礼泉县界安村铺35里,东北至咸阳县界夏家寨22里。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县境东西长70里,南北宽60里。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8月,划兴平渭河以南的富仁乡、宋滩乡归周至、户县管辖。1965年2月,划礼泉县史德公社上堡大队137户归属兴平县管辖,改称新堡子大队。现今兴平县境之四至,南以渭河为界,隔河与周至县富仁乡相望;北到店张镇窑上村北段,与礼泉县骏马乡、尚寨子乡相邻;东至田阜乡段家村与秦都区尹家相接;西至桑镇苟家坡村、赵村乡址坊头村,与武功县薛固乡西崆峒、长宁镇相连。全境东西长28.82公里,南北宽22.95公里。总面积507.43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24%,占咸阳市总面积的4.97%。展开+

snxingping.gov.cn - 2025-07-04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滨州

滨州概况滨州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区两圈”叠加地带,是山东省的北大门。2000年撤地设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80万,现辖滨城区、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五县二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内最大的行政区。滨州历史文化悠久,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渤海区党委机关驻地,古代著名军事思想家孙武、汉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清代帝师杜授田出生或成长在这里。滨州物产及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94公里,未利用荒碱地200余万亩,是中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海岸线240公里,是山东省第二大海盐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和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石油、天然气储量大,是胜利油田的主采油区;无棣金丝小枣、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驰名中外。滨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具有依河傍海的天然优势,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是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抢抓“黄蓝”两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坚持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实施追赶超越战略,积极作为,创新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87.73亿元,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150.46亿元,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1262.73亿元,增长22.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97.66亿元、1495.13亿元,分别增长29.6%、19.0%。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9.37亿元;1-9月份,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7.78亿元。在2009—2012年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四年位居全省15个地级市前五位。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注重质量效益,坚持内涵发展始终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52.6:37.9。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双轮驱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纺织家纺、油盐化工、粮油果蔬、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延伸。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112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13家,拥有中国企业500强5家、中国制造业500强6家,魏桥创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现代农业快速推进,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循环农业、机采棉等经验在全国推广。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全国三家“部省共建”园区之一,成功纳入国家“一城两区”战略布局。71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建成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控制中心,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渤海粮仓和智慧稻草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提升,扎实推进二三产剥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网上配送等现代服务业;累计引进兴业、招商、交通等6家商业银行;成功举办国际家纺节、孙子文化节、沾化冬枣节、糖酒商品交易会、黄河三角洲汽车展等大型经贸节会;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注重资源环境,坚持生态发展。突出高效生态定位,强力推进“黄蓝”两区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顺利通过省规划中期评估。坚持集约、集聚开发,规划建设“北部沿海经济带”、“沿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编制完成了《北部沿海产业规划》,实施沿海突破、产业提升、品牌拓展、改革驱动、生态支撑、民生保障“六大工程”。北海新区50平方公里起步区城市基础设施已逐步到位,已签约落户各类园区和单体项目65个,合同投资总额达到1444亿元。目前,包括邹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全市10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已搭起了“黄蓝”两区深度开发建设的大框架。未利用地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投资15.1亿元,顺利完成12.5万亩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实施了总投资67.2亿元、可带来60万亩未利用地效益的徒骇河雨洪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培育了2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2家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家省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园区、21家省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企业、2家省资源再生利用示范企业,形成了7个行业1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多赢”。2个县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3个乡镇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国家、省级湿地公园5处,新建万亩林场6处,新规划生态湿地8处。不断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落实节能减排,2011年代表山东取得了全国“十大”重点流域第一和海河流域第一“双第一”;2012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标。注重科技人才,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滨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2年全市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52.76亿元,同比增长31%;市本级人力资本投资占财政支出的22.97%,同比增长37.18%。落实企业科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59亿元;资助人才初始创业项目75个,资助金额达到1210万元;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一次性补助提高到50万元,“千人计划”人选一次性补助提高到100万元。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367.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4.22%。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5家,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行列。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拥有外商投资企业近600家,1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通过独资或合资落户滨州。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41亿美元;全市上市企业15家,其中10家入围2012鲁股百强榜,境外上市企业有8家,6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在香港股市形成了滨州板块,境外上市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注重城乡统筹,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带农,南北联动、统筹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7%。在中心城区,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突出“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建设,加快提升城市水系、景观、绿带、路网、管网建设层次,推进城市生态化、精品化、数字化发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8.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1万人。在农村,突出“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品牌建设,连续五年开展以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林水会战”,累计造林109.5万亩,林木覆盖率从28.5%提高到29.8%,建设标准化方田55.92万亩,新增蓄水能力1.4亿立方,一次性总蓄水能力达8.9亿立方;建设市级生态文明村296个,4231个村居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重大交通设施显著改善,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61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9公里;滨州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2个3万吨级码头、28公里深水岸线全面竣工,疏港公路建成通车;滨德高速按期通车,济滨高速开工奠基。德大铁路、寿平铁路加快建设,滨港铁路一期健康运营、二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滨州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第一位的市”,邹平连续9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荣获“中国投资价值城市示范区”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突破阳信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两个县近几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注重改善民生,坚持民本发展。坚持转作风、惠民生,用心了解社情民意,诚心解决群众困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每年都确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一批实事,挤出财力,腾出精力,一一落实。民生投入持续加大,2012年市级财政民生支出143.8亿元,占财政支出6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810元、10047元。在全省率先同步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30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人均400元。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全市一二级公立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服务模式。代表山东获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第二名。平安校车工程扎实推进,共有校车626辆,惠及学生3.1万余人。安居工程顺利推进,截止2012年底,保障性住房自2008年开始共开工3.41万套,棚户区改造自2010年开始共开工安置1.4万户,农房建设、危房改造自2009年开始累计完成13万户,城市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1.2、47.2平方米。扎实推进市民体育中心、市民文化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市民公共卫生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城市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注重依法治市,坚持规范发展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推动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决定》,坚持把遵循法律的制约和规范贯穿决策的全部过程,涵盖决策的各个方面,自觉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政策、行使职权,确保行政决策及各个决策环节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效能效率稳步提升,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获得首届“中国阳光政府奖”。市阳光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启用,有效整合了工程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平台,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12年市级交易额60.1亿元,节支增收3.4亿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实施“四型五网六队”工程,联合接访日、民主议政日、社情民意日“三日”活动,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展开+

binzhou.gov.cn - 2025-07-04 - 收藏 点击查看

张家界市党政门户网站

简介张家界市的主要领导市长:王志刚副市长:杜芳禄,程丹峰,向佐谊,刘桦,田华玉,龚明汉,胡志文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是张家界市的行政管理机关。政府办公地址:张家界市南庄坪。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这里生态优良,资源丰富,历史久远,地灵人杰。 建市以来,张家界人打开山门、敞开胸怀,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基础性工作,基本实现了江泽民同志题词要求“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同时,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是张家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开放、文明、平安、生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构建海内外朋友旅游、休闲、投资、创业的乐园,是全体张家界人的神圣使命。展开+

zjj.gov.cn - 2025-07-04 - 收藏 点击查看

共 25 条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