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各类政务信息,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信息,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截至2020年末,辖区总面积595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969平方公里,根据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329.64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181.56万人。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蚌埠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5002940号-4 审核时间:2021-08-09
www.bengb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自然地理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皖、豫两省交界,地貌呈西北、东南向斜长形,南北长约15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全市行政区域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地貌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南北长约15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全市行政区域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亳州市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其中涡河在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是亳州人民的“母亲河”。 亳州气候环境优渥,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水量867.2毫米,年平均日照2040.9小时,无霜期约219天。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为亳州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适宜冬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叶等粮油经济作物和白芍、牡丹、菊花等中药材生长,对发展多种经营极为有利。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亳州市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2022008768号-1 审核时间:2022-06-14
www.bozho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界首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界首市人民政府,走进界首,新闻中心,政府信息公开,解读回应,界首市地处皖西北边陲、豫皖两省交界处,南接临泉县,东邻太和县,西北与河南省的沈丘、郸城两县交界,地处东经115°15′— 115°32′,北纬30°00′— 33°0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国土面积66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3.2万,常住人口64.5万,辖15个乡镇、3个街道。界首于1947年解放设市,1953年撤市建县,1989年复市,是安徽省9个县级市之一。 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期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了全国唯一以皇帝帝号命名的城镇—光武镇;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始称“界沟驿”;抗战期间,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人口剧增,商贾区常住人口达20多万,拥有商铺213家、工业企业178家、三产服务业2000多家。由于经济繁荣程度、生活方式与上海相似,成为名噪全国的“小上海”。解放初期,界首建造了阜阳第1艘汽船、建设了首个发电厂,为阜阳发展工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界首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11004317号-1 审核时间:2021-06-03
www.ahjs.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寒亭区是潍坊市四个行政区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和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辖潍坊经济开发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和8个街道、405个村,面积62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年画之乡、中国风筝文化之乡、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省级文明区等荣誉称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成绩连续4年位列四区第一。文化底蕴深厚。寒亭历史悠久,相传为夏代寒浞建立,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境内拥有寒浞冢、禹王台、鲁家口文化遗址、金代一孔桥等多处古迹以及距今约8000年潍坊地区最早的人类文化遗迹—前埠下遗址。“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徐干,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足迹。杨家埠年画和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柳毅传书发祥我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逐步放大。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寒亭区人民政府信息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36023号-1 审核时间:2020-08-03
www.hanti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宁国地处皖东南,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背靠黄山、九华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时经济圈,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6个街道,总人口38.9万,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 宁国意取《易•乾卦》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东汉建安13年置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1997年撤县设市孕育了南宋名臣吴潜、航天四老、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等杰出人物。 宁国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7.4%,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前胡之乡”。境内东津、中津、西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青龙湖;拥有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和北亚热带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市树红豆杉,拥有“北有洛阳、南有宁国”之美誉的市花江南牡丹。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宁国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5001192号-3 审核时间:2022-01-29
www.ningguo.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