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各类政务信息,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信息,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截至2020年末,辖区总面积595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969平方公里,根据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329.64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181.56万人。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蚌埠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5002940号-4 审核时间:2021-08-09
www.bengb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寒亭区是潍坊市四个行政区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和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辖潍坊经济开发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和8个街道、405个村,面积62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年画之乡、中国风筝文化之乡、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省级文明区等荣誉称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成绩连续4年位列四区第一。文化底蕴深厚。寒亭历史悠久,相传为夏代寒浞建立,史称古寒国。汉王莽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境内拥有寒浞冢、禹王台、鲁家口文化遗址、金代一孔桥等多处古迹以及距今约8000年潍坊地区最早的人类文化遗迹—前埠下遗址。“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徐干,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足迹。杨家埠年画和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柳毅传书发祥我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逐步放大。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寒亭区人民政府信息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36023号-1 审核时间:2020-08-03
www.hanti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相接,南与高州交界,西与广西北流、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广西岑溪市接壤。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信义县,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6年)信义县改信宜县,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2022年市辖18个镇、2个街道办,402个村(居)委会。全市土地面积3101.7平方千米,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51.75万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101.63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茂名市重点侨乡,先后获得“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南玉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教育强市”等称号,被评为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 截止2021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56万公顷,粮食产量34.45万吨,林地面积21.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28%,活立木蓄积量1694.44万立方米。 信宜资源丰富,是全省最大的竹器、玉器、松香、花岗岩板材的生产基地之一和全省山地鸡、三华李、荔枝、龙眼、南药、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素有“南国玉都”、“竹编之乡”、“水电之乡”、“三华李之乡”、“南药之乡”、“山地鸡王国”等美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玉石、金、银、铜、铁、锡、锌、钼、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等32种,银岩锡矿是全国第三大锡矿,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大金矿。南玉是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信宜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粤ICP备12026928号-5 审核时间:2021-02-04
www.xinyi.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