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城西部。面积223.3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户籍人口46.90万人,流动人口63.46万人。辖浒墅关镇、通安镇和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和东渚街道,下设江苏省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苏州高新区地势西高东低,吴淞标高4.88m-5.38m,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摄氏度。区域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苏ICP备10215531号-1 审核时间:2020-05-13
www.snd.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接成都市,南连乐山市,东邻内江市、资阳市、自贡市,西接雅安市。眉山市人民政府驻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2号,距成都市主城区70公里。眉山市是四川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是国家级天府新区、成都经济区和大峨眉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市是宋代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史称“三苏”)的故乡,享有“中国诗书城”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眉山,孕奇蓄秀,名人辈出。先秦有长寿传奇彭祖,西晋有孝道典范李密,唐朝有高僧悟达,南宋有著名谏官田锡、名相虞允文、何粟,清代有蜀中才子彭端淑,近现代有书画大家冯建吴、石鲁,地质学家黄汲清,桥梁专家陈希亮等。眉山市辖区面积7140 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955219人,共有家庭户1061239户。辖两个区(东坡区、彭山区)、四个县(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共13个街道、62个镇、5个乡、510个行政村、337个社区。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眉山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蜀ICP备12025919号-1 审核时间:2021-01-12
www.ms.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启东位于江苏省东南端,长江入海口北岸,是江苏省日出最早的地方。濒海临江,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海岸线178公里,可利用深水海岸线30公里,中深水长江海岸线20公里。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沟河纵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之誉。启东特色产业发展快速,形成具有江海特色和启东魅力的产业品牌,是全国有影响力的“海洋经济之乡”“建筑之乡”“电动工具之乡”“教育之乡” “版画之乡”“长寿之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2021年,全市户籍总人口1087366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94亿元。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南通启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苏ICP备05032861号-1 审核时间:2019-01-10
www.qido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辖3区1市5县、人口714.77万,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 “绸都”,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1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3.8%、与全省持平,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9亿元、居全省第6位,排位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居全省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7.6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南充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蜀ICP备05029665号-1 审核时间:2022-04-20
www.nancho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凉山,彝海结盟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实践的开篇典范,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与原西昌专区合并成立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2017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全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州府西昌市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航天城”“月亮城”,木里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33.11万,其中彝族占54.16%,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凉山地貌复杂多样,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恰朗多吉峰,最低为305米的雷波大岩洞金沙江谷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知名的资源富集地区。清洁能源富甲天下,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7000多万千瓦、占全国的15%。生态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有A级景区51个,邛海泸山、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闻名中外。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的最适宜区。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彝族“火把节”被推荐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战略资源得天独厚,轻稀土氧化物、有色金属、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全省第一、第二位,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域。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0030031号-3 审核时间:2022-07-08
www.lsz.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 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5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6.36万人,城镇化率57.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随州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鄂ICP备05001778号-1 审核时间:2021-03-08
www.suizho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376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灵石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晋ICP备07000307号-1 审核时间:2020-04-17
www.lingshi.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度穿越恩施州腹地,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215科、900余属、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鄂ICP备05004867号-1 审核时间:2022-06-02
www.enshi.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现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功能区,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14个城市之一。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淇河两岸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窝、大赉店、辛村等众多遗址遗迹,殷商末期和春秋时期的赵国、卫国均在此建都,时间长达500年。穿城而过的淇河古称淇水,是诗歌文化的重要源头,《诗经》中有39篇直接描绘了淇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作为全省鱼类种类最多的河流,水质连年保持全省60条城市河流首位。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儒商鼻祖端木子贡的故乡,浚县正月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伾山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所辖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之一和《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发生地,境内的云梦山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纵横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在此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名士。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383号-1 审核时间:2022-04-06
www.hebi.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赤峰,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昭乌达为蒙语,汉译“百柳”之意。赤峰在秦、汉时期分属燕、东胡、鲜卑,隋唐时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明朝时先后属大宁卫、全宁卫、应昌卫和兀良哈三卫,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民国时属热河特别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于热河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10月撤销昭乌达盟设赤峰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赤峰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北是大兴安岭南麓,西南被七老图山脉环绕,东南由努鲁儿虎山脉形成天然屏障,东北紧靠辽河平原,腹地多丘陵台地。赤峰地跨华北地台与天山——兴蒙地槽,处于阴山东西向构造带和大兴安岭构造带交汇处。大约7000万年以前发生的剧烈地壳运动——燕山造山运动后,赤峰地区近代山系雏形基本形成。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复杂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气候变迁造就了赤峰雄奇俊美、千姿百态的地理奇观。境内地貌类型丰富:山地、丘陵、草原、森林、河流、湖泊、熔岩台地和沙丘坨甸在境内均有分布。微地貌类型繁多,成因复杂,形态各异,主要有风蚀残柱、残山、火山口、串珠谷、倒石锥、冲击阶地等十几种。第四季冰川遗迹冰臼群、石林、角峰、冰石河等地质奇观分布广泛,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季冰川遗迹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其中,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被誉为世界地质奇观,大青山冰臼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冰臼群。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赤峰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蒙ICP备05004727号-1 审核时间:2021-11-23
www.chife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