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综合其它 » 政府组织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临湘市政府网

临湘位于湘鄂交界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素称“湘北门户”,是湖南省县级市。市域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0镇、4街道,16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4万。临湘底蕴深厚,山川秀美。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置王朝场,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1992年撤县设市。1000多年来,楚文化与湖湘文化在此交汇融合,积淀了一大批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瑶文化、茶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竹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临湘还是万里茶马古道的两个南方起点之一,临湘青砖茶、老青茶曾经是行业标志性品牌。临湘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境内“山奇、水秀、洞幽”,境内的黄盖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湖,是东吴名将黄盖训练水军的基地,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已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窖山千家峒是300万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堆石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6501”航空航天国防园、十三村酱文化博览园、浮标小镇是国家AAA级景区。嗡琴戏、白羊田天狮舞、十三村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临湘市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湘ICP备14007481号-1 审核时间:2019-09-24

www.linxia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罗田县人民政府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大别山主峰和核心景区所在地。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辖10镇、2乡(含白莲河乡)、4个国有林场、414个村,总人口60万人。2020年全县工农业增加值60.9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5.89亿元,一般公共财政收入5.17亿元,外贸出口5320万美元。罗田是一片古老文明的红色土地。罗田地处“吴头楚尾”,有“一山分吴楚,二水入江淮”之称。罗田于公元523年建县,距今有1500年的建县历史,是“天完”皇帝徐寿辉、明代“医圣”万密斋、京剧鼻祖余三胜、国学大师王葆心的故乡,还是红二十八军、红三十二师转战鄂豫皖的发源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战场之一。罗田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库。罗田既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还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野生兰花之乡、大别山黑山羊之乡,拥有九大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过去“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被誉为“罗田三宝”,今天“罗田板栗、罗田甜柿、九资河茯苓”被誉为罗田“新三宝”。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罗田县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鄂ICP备12008335号-1 审核时间:2022-04-06

www.luotian.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淮滨县人民政府网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历史悠久,人文敦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千古廉相孙叔敖的故里,中华蒋氏的祖根地,更是鄂豫皖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绘泥叫吹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郑镇怀布雕画享誉“华夏一绝”。淮滨境内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横贯其中,享有“淮上江南、梦里水乡”之美誉,总面积1209平方公里,人口82万人,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福地之城  淮滨县紧紧围绕“一城一区三基地”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设“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奋斗目标。倾力打造了“千里淮河第一港”“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示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展示了淮滨县独特魅力。交通要城  南连沪陕高速、北连大广高速,京九铁路横贯南北,距阜阳、合肥、武汉、明港机场均在200公里以内,淮河航运通江达海,有河南省最大的内陆港口淮滨港,是中原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运要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淮滨内河水运口岸、淮滨港物流园区”纳入重点支持项目,信阳淮滨港建设初具规模,公铁水一体化淮滨物流港呼之欲出,正在形成“北有郑州航空港,南有信阳淮滨港”的对外开放格局。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淮滨县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豫ICP备09002785号-3 审核时间:2020-08-05

www.huaibin.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舒城县人民政府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北麓、江淮之间。东邻庐江,西连岳西、霍山,南界桐城、潜山,北毗金安、肥西,是合肥近邻,长三角纵深腹地,合肥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省会辐射西南的联接带,历来就有“五省要冲,七省通衢,江淮腹地,皖中咽喉”之称。合九铁路、合安高铁沪蓉高速穿境而过,105国道、206国道、237国道、346国道、237省道、241省道、330省道、332省道、454省道、603省道以及四通八达的县乡村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水路入巢湖,通长江。县城至南京242千米,至上海480千米,至杭州495千米,至安庆港132千米,至武汉460千米,至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36千米。舒城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49.5千米,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最高点万佛山海拔1539米,最低处杭埠镇胜合村民组海拔6.8米。地貌大体分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水域五种。西南山区峰峦秀丽,林木葱茏。中部丘陵起伏,盛产茶叶桑麻栗果。东北为冲积平原,沃野平畴,沟渠纵横,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龙河口水库(万佛湖)是皖西淠史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理想之地。县内除晓天镇桃李村属淮河水系外,其余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杭埠河、丰乐河。地表径流量年均11.5亿立方米。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舒城县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2022007500号-1 审核时间:2022-05-20

www.shuche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临清市人民政府

临清地处冀鲁交界,是中国运河名城·千年古县,是著名的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轴承之乡和酱菜之乡。全市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3.7万,城镇常住人口79.14万人。现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5个城市社区,92个行政村(“多村一社区改革”后,600个村居合并而成)。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269.3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进出口增长3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临清是联合国2006年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西汉初年即设县制,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滨临清河改称临清。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临清拥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拥有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通河临清段及运河钞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都是临清杰出人物的代表。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金瓶梅》故事重要背景地。临清也是美食之城,特色美食小吃种类繁多,什香面、济美酱菜、托板豆腐等美食远近闻名。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临清政务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20897号-1 审核时间:2019-07-23

www.linqi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成华区人民政府网站

成华区于1990年9月设立,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因地处古成都县和华阳县之域,取两县名之首字而命名。全区幅员面积109.3平方公里,是成都市主城区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区。成华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相连,西与金牛区毗邻,北与新都区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3′~104°53′、北纬30°33′~30°44′之间。2021年年末,辖双桥子、猛追湾、府青路、二仙桥、跳蹬河、万年场、保和、双水碾、青龙、龙潭、白莲池11个街道。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本底。全区规划绿地34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1/3,其中规划建设3000余亩北湖和4600余亩水面湿地,拥有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22.65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带。获得联合国人居范例奖等多个奖项的锦江、获得国际舍斯河流奖的沙河均流经成华境内。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成华区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蜀ICP备10030455号-1 审核时间:2021-11-02

www.chenghua.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浏阳市政府门户网站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东汉建安十四年(209)浏阳置县。建安二十二年,长沙郡为吴所有,浏阳属长沙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大业三年(607)废浏阳县,浏阳并入长沙县。唐景龙二年(708)复置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浏阳县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民国元年(1912),浏阳县属长宝道。民国三年(1914)更道名为湘江道。民国七年(1918)更道名为湘东道。民国一十五年(1926)起浏阳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成为督察专员公署治所。1949年7月19日浏阳解放。8月浏阳县属长沙专区。1952年9月长沙专区更名湘潭专区,1968年又更名湘潭地区,浏阳县隶属关系均未变。1983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地区,浏阳县划归长沙市管辖,是年7月正式接管。199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浏阳撤县设市(县级),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第十八次“千年古县”专家会议上,浏阳市被评为“千年古县”。【治所】《湖南通志·古城考》:“浏阳故城在今浏阳县东……《浏阳县志》载“县东也就是民间传说的今治东街口以外旧城隍庙一带地方”,按清嘉庆《浏阳县志》《浏阳城池图》,即今名河鑫都小区内;隋大业三年(607)因废县而故城不存;唐景龙二年(708)复置浏阳县,在故城西面重建县城,宋末,元兵进入浏阳,县城被破坏,元代遂迁治所于居陵镇(又名居仁镇,即今官渡镇);明初迁回今址(浏阳城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以前县政府位于西正街(今才常广场西北角)。民国二十七年(1938)11月10日被日机炸毁。迁营盘巷迎福寺(今欧阳予倩故居附近)。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10日,县城被日军占领,县政府迁往七宝山凤凰岩曾广益宅。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迁回县城文庙礼乐局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春,迁往才常路谭烈士祠右侧曾子庙院内。1990年7月,于谭烈士祠左侧才常路93号建成八层政府办公大楼,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同时迁入办公。2004年12月,新建于关口街道汉瑭路的行政中心落成,市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全部迁往行政中心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浏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湘ICP备12013741号-1 审核时间:2021-12-09

www.liuya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jiangxi.gov.cn)于1999年11月建成开通,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江西省信息中心承办,是互联网上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政府网站集中展示窗口,是省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网站立足“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互动交流、公共服务”四大功能定位,以“宣传江西,构架桥梁;政务服务,信息共享;解疑释惑,了解民意”为宗旨,以展示江西文化、宣传江西形象、服务江西人民为核心任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公众”的理念。网站共开设“省政府”“要闻动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数据开放”“美丽江西”七大栏目,以感知群众情绪,读懂群众心声,服务群众生活。备案单位名称备案单位类型备案编号备案审核时间江西省信息中心(江西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江西省信用中心、江西省大数据中心)事业单位赣ICP备05004294号2020-06-28

www.jiangxi.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惠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惠东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东部,处于北回归线南侧,位于东经114°33′10″~115°25′13″,北纬22°32′39″~23°23′17″ 之间。全县东西最宽90千米,南北最长98千米,陆地总面积3526.73 平方千米。东连深汕特别合作区,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平潭镇,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县城距广州市153 千米、深圳市90千米、京九铁路惠州站38千米、汕头市240千米,海路距香港特别行政区46海里。  【地形地貌】 惠东县属沿海山区县,莲花山脉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势较高,南部沿海多为丘陵,地势较低,整个地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江支流——西枝江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经县境。北部、东北部是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7座,属莲花山脉及其乌禽嶂支脉,其中最高的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米。该区是惠东县的主要林区,占全县总面积43%。中部是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县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占全县总面积36%。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丘陵区,是惠东县的渔、盐生产基地, 占全县总面积21%。  【海洋与河流】 惠东县境内有海岸线218.3千米,海域面积3200 平方千米,有大小岛屿55个、大小海湾18个,水深100米以内的渔场7个,天然渔港6个,滩涂近4万亩,浅海( 指等深线5 米以内, 下同)13万亩。其中水域面积4.5 万亩的考洲洋,属溺谷型海湾, 水道水深3—6米,其余水域水深0.3—1米,海底较平坦。全县有近100千米的沙质海岸,海水污染较少,是天然的海水泳场。惠东境内的主要河流为珠江水系的东江支流——西枝江,另有属粤东水系独流入海的河流19 条。西枝江县境内集雨面积2670平方千米,主流长143.8千米,河床最宽200米,常年平均流量93.4立方米/秒。粤东水系独流入海的河流,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仅1条。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惠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粤ICP备09004280号-1 审核时间:2020-06-18

www.huido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

莱芜区地处齐鲁腹地,是山东省地理几何中心,辖15个街镇,862个行政村(居),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莱芜区是全省地理几何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距青岛港220公里,距泰山40公里,境内三条铁路交汇,四条高速纵横。济莱高铁已全面开工,莱芜境内将设雪野、莱芜北两个站点,2022年底全线通车,20分钟即可到济南主城区,未来还将联通鲁南高铁、京沪高铁,届时将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莱芜的强势崛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莱芜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称“嬴、牟”,是齐鲁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是“伯益封地、嬴秦祖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嬴国遗址;有中国最古老长城—齐长城和鲁长城,比八达岭长城还要早四百多年;长勺之战发生在这里,留下了一鼓作气的千古佳话;86年前,山东省工委在莱芜重建,承担起了我党在山东重新发展壮大的重任,书写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光辉历史,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正在进行展陈布展,拟于近期试开馆;74年前,莱芜战役在此打响,创造了我军运动战的光辉范例,铸就了“抢抓机遇、敢打必胜”的鲜明品格;50多年前,莱芜人民战天斗地、敢为人先,打赢了“小三线”和“雪野水库”大会战,铸就了莱芜版的“红旗渠”精神。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21671号-3 审核时间:2020-07-27

www.laiwu.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