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直属于中国地震局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技型研究机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家防震减灾工作中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地震孕育与发生机制、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开展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加强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工程地震学四个优势学科和观测、实验两个基地的建设。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科技部挂牌的“国家重点基础野外台站”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有一个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内设9个研究室、1个防灾减灾技术工程院、3个科辅部门、8个管理及服务部门,并组建了跨研究室的地震预测研究推进组、地震应急技术推进组。主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包括:国家地磁台网中心、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信息服务网络中心、中国地震台阵技术中心、中国地震台阵数据中心、地震现场流动监测技术中心、国家测震台网仪器质量检测中心技术系统、满足大规模科学计算的并行计算平台、与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合作建设的主动震源探测平台、活断层探测技术平台,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有可开展地震观测任务的地震台站。
www.cea-igp.ac.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小卫星遥感产业联盟是由北京宇视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领衔国内卫星研制、地面系统研制、运行服务和应用研究等领域最具实力的26家单位共同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推动我国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及航空航天和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正式入选国家科技部第二批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小卫星遥感产业联盟主要构建以国家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小卫星遥感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整合产业科技资源,融通产业的技术研发,组织小卫星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加快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开拓国际合作的有效通道,优化我国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链,推动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整体升级,提升我国小卫星遥感系统整体研制和应用水平,提高我国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www.iasrs.com.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国家激光标委会是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从事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机构组建的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是负责激光基础技术、激光器件和材料、激光设备、光辐射安全及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并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技术委员会的激光标准化管理机构。国家激光标委会秘书长单位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主要是接口国际标准化组织,加速我国激光加工材料和激光设备领域国家标准的修制订进程,促进激光行业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www.tc284.com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青岛市光电工程研究院是集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光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院,也是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青岛北斗导航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光电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青岛市导航专家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青岛产业技术与创新育成中心“海洋仪器与光电”分中心,位于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65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办公楼、科研楼、集成检测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保障楼及其他配套设施。青岛市光电工程研究院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技术资源优势,结合青岛市以及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围绕空天海洋信息获取、北斗导航应用、先进制造和城镇化的需求,布局以北斗导航、光谱成像、激光探测、微光检测与成像为技术支撑,以航空航天、智慧城市、海洋光学为应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格局,努力打造集项目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引进、科技金融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光电产业体系,推动和服务于青岛地区光电产业发展。
www.qdaoe.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国家天文台是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总部及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4个直属单位,以及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具有法人资格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天文观测与理论及天文高技术研究,并统筹我国天文学科发展布局、大中型观测设备运行和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负责科研工作的宏观协调、资源优化和人才配置。国家天文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星系宇宙学、恒星和致密天体、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应用天文、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方面,成为国家空天安全等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形成宇宙大尺度结构、银河系结构和演化历史、恒星和致密天体、系外行星搜寻、太阳物理等若干国际著名的学术集团。将国家天文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集:天文学前沿研究,天文技术与方法创新及应用,重大观测装置建造与运行,国家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国立天文研究机构。
www.nao.cas.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第三海洋研究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大学路178号,地处美丽的东海之滨,是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国家公益类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海洋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台湾海峡与热带边缘海应用海洋学等主要领域的研究独具特色,居国内先进水平。第三海洋研究所拥有4大研究领域,16个研究方向,10个研究部门,以及面向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为主的国家海洋生物资源综合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海洋珍稀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化学、地质、动力、遥感、声学、环境与生态、极地与深海科学、全球变化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www.tio.org.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是直属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深圳市唯一专业从事标准化科研、服务和应用的公益类事业机构,也是“打造深圳标准,提升深圳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同时,加挂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国家欧洲标准研究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深圳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深圳分中心等国家级技术机构牌子。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业务接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以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为目标,以研究和服务为支撑,以信息化和人才队伍为保障,努力打造一流的标准和质量服务机构。目前,已与全国大部分省、市级同行机构以及香港货品编码协会(HKANA)、美国信息处理公司(IHS)、英国BSI、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IZ)等海外著名技术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www.sist.org.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也是中国空间事业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已成功研制、发射和运行了8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7艘神舟号飞船和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院本部为核心,由军民结合研究所、实体公司和上市公司组成的科学组织架构,打造了北京、天津、西安、兰州、烟台、深圳等产业基地,拥有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系统集成、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应用、服务保障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致力于建设成为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现代宇航企业。
www.cast.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长期担任航天空气动力研究机构的总指挥,一直领导着航天飞行器研制所需的大量气动力/热研究工作,成功解决了一批航空航天型号气动关键技术问题,申请并获受理2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为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致力于发展与未来飞行器研制相适应的空气动力技术,以科学技术赢得优势,以完善服务赢得信誉。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和研制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具备功能强大的CFD模拟能力;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二十五座以及与之配套的先进的测控系统,建成了1.2米量级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体系;以彩虹系列无人机为代表的特种飞行器产业现已形成了小型、中近程及大型高端无人机研制体系,具备了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以空气动力技术为研究基础而发展的航天技术应用领域也在逐步壮大,在环保和测控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的跨越。
www.caaa-spacechina.com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是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基础上组建的直属于中国科学院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遥感与数字地球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旨在于加强中国科学院在遥感与数字地球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高水平地开展科学前沿研究。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旨在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构建形成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全球环境与资源空间信息保障能力,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www.radi.ac.cn - 2025-07-06 - 收藏 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