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懒人目录 » 网站目录 » 综合其它 » 政府组织 订阅RssFeed

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泉州市人民政府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含金门县),2020年末常住人口879万人(不含金门县)。少数民族有55个,以回族、土家族、苗族和畲族居多。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地势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海岸港口   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70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近海渔场面积50.6万公顷,海洋生物种类600多种。渔港24个,机动渔船2875艘。渔业重点乡(镇)13个,渔业村99个,渔区人口29.86万人,渔业从业人员13.07万人。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泉州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闽ICP备05025850号-1 审核时间:2022-06-21

www.fjqz.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信宜市人民政府网

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相接,南与高州交界,西与广西北流、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广西岑溪市接壤。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信义县,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6年)信义县改信宜县,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2022年市辖18个镇、2个街道办,402个村(居)委会。全市土地面积3101.7平方千米,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51.75万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101.63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茂名市重点侨乡,先后获得“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南玉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教育强市”等称号,被评为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  截止2021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56万公顷,粮食产量34.45万吨,林地面积21.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28%,活立木蓄积量1694.44万立方米。  信宜资源丰富,是全省最大的竹器、玉器、松香、花岗岩板材的生产基地之一和全省山地鸡、三华李、荔枝、龙眼、南药、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素有“南国玉都”、“竹编之乡”、“水电之乡”、“三华李之乡”、“南药之乡”、“山地鸡王国”等美称。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玉石、金、银、铜、铁、锡、锌、钼、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等32种,银岩锡矿是全国第三大锡矿,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大金矿。南玉是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信宜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粤ICP备12026928号-5 审核时间:2021-02-04

www.xinyi.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丰都县人民政府

丰都县地处重庆地理中心,紧邻大都市、深处大三峡、背靠大武陵,是“融入主城、联动两群”的联结点,是主城都市区“溢出效应”的首要承接地。县域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5万。山水丰茂境内4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通行万吨级邮轮,龙河、渠溪河、碧溪河奔流不息。七曜山、方斗山等山脉层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51.5%,空气优良天数达353天。共100余处旅游资源,其中海拔1000m+最具开发价值资源占全市10%以上,有4个4A级景区和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文丰厚古为巴子别都,公元90年置县,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酆都”更名为“丰都”,取义“丰收之都”。东汉时期,丰都成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五福地,“鬼城”名扬天下,以“惩恶扬善、唯善呈和”为特质的上善文化传承千年。“丰都庙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家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辖区内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被誉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巴渝神鸟”为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湖杨公堤建造者、杭州太守杨孟瑛,中国近代石油开采奠基人和创始人佘元章是丰都杰出代表。李白、苏轼、陆游等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刘伯承血战丰都、贺龙三惩恶霸等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丰都县人民政府网 主体性质:事业单位 备案证号:渝ICP备17008401号-1 审核时间:2020-02-19

www.cqfd.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北部、乌江下游。北部、东部分别与重庆市彭水、酉阳县接壤,西北部与遵义务川县毗邻。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距铜仁凤凰机场 180千米,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 60千米,水陆通达,交通便利,县域面积 2483.51平方千米。县域辖 4个街道 17个镇 2个乡 426个村民委员会、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沿河县总人口69万人,常住人口450109人,家庭户人口总共207608户。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62632人,占51.49%,女性人口328178人,占48.51%;0~14岁人口108476人,占24.1%,15~64岁人口308325人,占68.5%,65岁以上人口33308人,占7.4%。沿河县常住人口民族构成中,少数民族335781人,占74.6%,汉族114327人,占25.4%;沿河县常住人口分布中,城镇人口116938人,乡村人口512606人,人口密度为182人/平方千米。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土家族。沿河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土家文化、红色文化、乌江文化交相辉映。乌江流经沿河境内 132千米,集雄、奇、险、秀为一体,形成山水自然风光,被称为“乌江百里画廊”,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麻阳河黑叶猴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的栖息地和多种珍稀动植物宝库,是世界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以沿河为中心的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是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其旧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河还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是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是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空心李之乡。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黔ICP备18006188号-1 审核时间:2022-04-25

www.yanhe.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松阳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连丽水市莲都区,南接龙泉市、云和县,西北靠遂昌县,东北与金华市武义县接壤。最东至裕溪乡新渡,最西至枫坪乡龙虎坳,东西最宽处径距53.7公里;最北至赤寿乡大川,最南至大东坝镇大湾,南北最长径距40.2公里。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松阳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中国国家地理把松阳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人口:截至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3.91万人,比上年下降0.5%。其中,男性12.32万人,女性11.5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5%和48.5%。全年出生人口1616人,出生率6.7‰;死亡人口1818人,死亡率为7.6‰;自然增长率为-0.8‰。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浙ICP备06037381号-1 审核时间:2021-07-01

www.songya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洪泽湖东畔,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2016年撤销洪泽县设立洪泽区,以原洪泽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泽区的行政区域,洪泽区人民政府驻高良涧街道洪泽湖大道90号。洪泽肩挑两湖(洪泽湖、白马湖),四面环水,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称,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湖滨新兴生态旅游城市。全区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3个街道、6个镇。 007.jpg【地理区位】 淮安市洪泽区地处北纬33°02′—34°24′、东经118°28′—119°10′,横跨“两湖”,纵贯“三水”(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地处苏北中部,位于淮河下游,属淮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依白马湖,与淮安市淮安区、金湖县及扬州市宝应县水陆相依;南至淮河入江水道(三河),与盱眙县毗邻;西偎洪泽湖,与宿迁市泗洪、泗阳两县隔湖相望;北达苏北灌溉总渠,与淮安市清江浦区以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为界。淮安市洪泽区呈西高东低之势。全境东西跨度63公里,南北跨度38.5公里;全区最高点在老子山镇的丹山顶,高程51.5米;最低点在白马湖区,高程仅为5.1米 。洪泽湖西南面的老子山镇为不连片的低丘陵地,中部为洪泽湖区,东部皆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洪泽湖大堤高程18.5米,与东部平原落差达10米以上;湖底浅平,高程为一般为10~11米,最低处约8.5米,最高处为12米,高出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3~5米。洪泽湖犹如囤在平原上的一座大鱼仓,所以又称之为“悬湖”。纵横洪泽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老三河、草泽河、张福河、洪金排涝河等过境河流,以及浔河、砚临河、贴堆河、往良河、花河等境内河流。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洪泽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苏ICP备07026784号-1 审核时间:2021-09-07

www.hongze.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洛南县人民政府

洛南地处秦岭东段南麓,距西安108公里,距商洛市中心城区26公里。全县辖16个镇办,1个工业集中区管委会,247个村(居),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一是核桃之乡,物产富饶。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地67.6万亩,有“陕西小关中”之称。核桃产量全国第一,是“中国核桃王”古树之家、“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金牌核桃县”。洛南豆腐、橡子凉粉等农特产品久负盛名。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等中药材居全国之首,秦岭腹地“天然药库”。矿产资源居全省、全国前列,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钼、金、铼、钾长石、硅石、秦紫玉等39种,其中钾长石储量过亿吨,居亚洲第一;钼储量居全省第二;黄金产量全省第三。二是汉字故里,文化厚重。被誉为“汉字故里”,“诗词之乡”“散曲之乡”,“仓颉造字传说”“谷雨公祭仓颉典礼”、洛南静板书列入非遗名录。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洛南指掌而创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历史,其28个“兽蹄鸟迹”石崖摹临拓片为稀世珍品。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洛南猿人”列排行榜之首,“花石浪猿人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其意义不亚于兵马俑的发现”。《河图》《洛书》为《周易》之源,其中“洛书”,俗称“神龟负书”出洛水于洛南灵口。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洛南文庙”比西安钟楼还早14年,是西北最完整孔庙古建筑群。距今千余年的佛教名刹“华严寺”和距今800多年的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遗址,尽显洛南历史人文之美。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洛南县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陕ICP备12007947号-1 审核时间:2021-08-25

www.luonan.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茶陵县人民政府

250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2个村(社区),总人口65万,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升县为军(地方政府机构),元、明、清为州府。茶陵对外“名片”主要可概括为四句话:红色摇篮、学士故里、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湘赣边中心县。“红色摇篮”:即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茶陵、炎陵、宁冈、永新、莲花、遂川)之一,为新中国建立牺牲了5万余人,走出了25位开国将军。建党方面:原茶陵县委书记、“井冈山元勋”宛希先在茶陵倾心编写的《共产党组织根本原则》,成为我党早期不可多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专著,可以窥探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建设的雏形。建政方面:是毛泽东同志亲手缔造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诞生地。建军方面:“湖口挽澜”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肃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留下了火种。“学士故里”:即自古“农勤于耕、士勤于学”,茶陵历代兴办书院38所,数量居湖南各州县之首;历代科举考试有进士139人,其中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并称明清“四大学士”,李东阳开创的“茶陵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另外,茶陵人谭延闿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还是湘雅医院的创始人。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茶陵县政府门户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湘ICP备05003413号-1 审核时间:2021-05-12

www.chali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南江县人民政府

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地处成都、西安、重庆的几何中心,是川陕渝鄂旅游“金三角”,幅员338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5916人,常住人口467609人,辖1个街道办事处、29个镇、2个乡、309个村、105个社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产业园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获评“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老:南江历史璀璨、红色土地。古属巴国之地,5000多年前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是全国第二大苏区的中心。这里留存着革命先辈浴血疆场的峥嵘记忆,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战,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巴山游击队壮烈千秋,孕育了“一级战斗英雄”萧国宝、时代楷模王瑛等英模人物,李商隐、岑参等文学大家曾在此游历,留下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千古名句。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南江县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蜀ICP备05006902号-1 审核时间:2022-06-09

www.scnj.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

兴平市人民政府

兴平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总面积507平方公里。古时,这里曾是周、秦、汉、唐四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今天,这里处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是陕西省7个县级市之一,称得上人文之都、工业重镇、食品基地、旅游胜地。兴平是人文之都,历史上曾因兴平军讨伐“安史之乱”有功,始称兴平县。也是因为这里英杰辈出,文臣武将,光耀史册,西汉云中太守魏尚、飞将军李广、东汉战将马援、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三国战将马超、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等历史名人就出生在这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兴平是工业重镇,是国家“一五”、“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境内有115厂、408厂、兴化集团等中省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新兴纺织四大支柱产业,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兴平是食品基地,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县)、陕西省畜牧十强市(县),先后有新加坡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台湾康师傅集团、鲁洲集团等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发展。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兴平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陕ICP备11002127号-1 审核时间:2021-01-12

www.snxingping.gov.cn - 2023-01-16 - 收藏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