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 网站分类目录最新列表
沾化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2014年11月实现撤县设区,版图面积2219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办事处,438个行政村,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人口39万。先后获评“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9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22年一季度,全区GDP增速5.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64亿元,同比增长8.1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20.5%,列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列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列全市第2位;实现进出口总额6.49亿元、同比增长15.1%。沾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唐垂拱四年(688年)设置招安镇,宋庆历二年(1042年)升镇为县沿名招安县,金明昌六年(1195年),借汉代渤海郡太守龚遂治郡有方“复沾圣化”之义更名沾化县。大禹治水九河之一的徒骇河纵贯南北;周初姜太公履足之地留下千古佳话;春秋时期盐业发达,故有诗赞“管子(管仲)煮盐处”。明清两代被誉为“济北诗书之薮”,“一科四进士”传为佳话,“父子二鼎甲”延誉四方。宋中成为一代著名乒乓外交使者。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沾化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20872号-1 审核时间:2022-05-16
www.zhanhua.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 欲把吴兴比”。涟水县地处江苏北部、淮河下游、淮安东北部,有着地广人众的资源禀赋,县域面积1677.4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11.29万人,下辖12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涟水文脉厚重、风光秀丽,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曲艺之乡,拥有五岛湖、今世缘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24.12%,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0天左右,是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也是全国第十三个、华东唯一的中国矿泉水之乡。 涟水交通畅达、 开放包容,是全国少有的“空铁水公”皆具的县级城市、江苏重点建设的航空货运枢纽和苏北物流金三角,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已开通30余条国际国内客运航线和3条全货机航线,纵贯涟水全境的盐河三级航道南连长江、北入黄海,可通行1000吨的货轮,连淮扬镇高铁全线贯通,京沪、宁连等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汇合。 涟水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一区两带一枢纽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确立“苦干新五年,冲刺百强县”全新追求,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加快建设“产业集聚新高地、综合枢纽物流港、城乡融合示范区、美丽宜...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涟水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苏ICP备2021026767号-1 审核时间:2022-07-06
www.lianshui.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现辖任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梁山等11个县市区,拥有济宁国家级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4个功能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济宁市常住人口83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2.22万人,乡村人口333.57万人(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新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豫ICP备10207974号-1 审核时间:2019-10-12
www.xinxiangxian.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现辖任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梁山等11个县市区,拥有济宁国家级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4个功能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济宁市常住人口83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2.22万人,乡村人口333.57万人(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济宁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21223号-1 审核时间:2022-02-28
www.jini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太原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晋ICP备05003854号-1 审核时间:2019-05-22
www.taiyuan.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蚌埠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各类政务信息,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信息,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截至2020年末,辖区总面积595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969平方公里,根据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329.64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181.56万人。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蚌埠市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皖ICP备05002940号-4 审核时间:2021-08-09
www.bengb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澧县政府门户网站由澧县人民政府主办,澧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承办,是澧县县委、县政府对外发布政务信息、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权威解读、实现政民互动、提供网上办事服务的平台,也是宣传展示澧县形象的窗口。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中下游,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15个镇、4个街道,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总人口93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全国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文明县城、湖南省园林县城、湖南省经济强县、湖南省全面小康“十快进县”。高新区消费品工业(医药制造)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澧县人民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湘ICP备05000468号-1 审核时间:2020-12-17
www.li-xian.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长治市屯留区辖13个乡镇区、20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142平方公里,2021年底总人口25万。于2018年11月撤县设区,是长治市四个市辖区之一,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机示范县、绿色名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屯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西汉置县至今已历2300余年,有“后羿射日”“张良得兵书”等历史传说和屯留道情、瞪眼家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里区位优越、资源丰富,自古有“古韩要地”“三晋通衢”之称,长太、长邯、长临高速以及208、309两条国道贯穿全境,煤炭探明可采储量91亿吨,总产能达到2600万吨;地平水浅,土地肥沃,耕地面积72万亩,素有“米粮川”之称;这里民风淳厚、传统光荣。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上党战役在这里打响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岗上村抗大一分校是习近平总书记母亲齐心同志参加革命的第一站。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体性质:事业单位 备案证号:晋ICP备08003308号-1 审核时间:2020-09-09
www.tunliu.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贵定县总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镇2街道95个行政村,总人口30.25万,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30.14亿元,增速2.9%;农业总产值29.61亿元,增速9.2%;规模工业增加值上报完成47.63亿元,增速-4.4%;固定资产投资上报完成77.09亿元,增速6.4%(不含跨区投资);财政总收入39.52亿元,增速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240元、14265元。贵定县交通区位好。历史上为湘黔通衢,扼“黔中咽喉”、卫“贵阳门户”。新时代沪昆、贵广、贵南高铁纵横,贵新、厦蓉、兰海、都香、贵黄高速横贯,是全省拥有4个铁路站点(其中高铁站2个)的唯一县级行政区。贵定县生态环境优美。属且兰故地、牂柯郡所,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的地方,拥有北纬26°独具的资源禀赋。全县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4.9℃,大小河流144条,森林覆盖率65.78%。拥有甘溪国家森林公园、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金海雪山”、阳宝山、云雾茶旅休闲观光等景区,是“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贵定县人民政府网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黔ICP备18004036号-1 审核时间:2022-02-07
www.guidi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
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因滨临颍河而得名。全县辖10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367个行政村,人口76万,面积821平方公里。近年来,临颍县坚持以创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以“七区同建”为抓手,持之以恒抓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依法治理百强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城镇化建设重点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等称号。 临颍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战国时属魏,秦国时属颍川郡,西汉初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三绝碑”,有早于赵州桥的“天下第一桥”隋代石拱桥小商桥,宋朝抗金英烈杨再兴祠堂,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陵园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依托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建成了国家4A景区——“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景区、小商桥景区,河南省首家对台文化交流基地——陈星聚纪念馆等。 网站备案信息 单位名称:临颍县政府 主体性质:政府机关 备案证号:豫ICP备09045973号-1 审核时间:2020-12-23
www.linying.gov.cn - 2023-01-17 - 收藏 点击查看